番茄管家小号:携程与飞猪酒店预订体验对比,服务效率与细节保障的权衡
不知大家察觉没,用携程订酒店时,客服会提前来电确认,有时还会问清入住人数,哪怕订单里填得很明白。而用飞猪,不少订单确认后直接发凭证,报出酒店名称就让到店办理,很少再额外核实信息。番茄管家小号认为,这种区别其实反映了不同平台对用户需求的理解。
咱就说上周末吧,我用携程订了上海外滩附近一家酒店,结果下午三点多,手机突然响了——客服小妹在那头笑:“您好,确认下今晚入住是一行两位吗?身份证后四位是1234对吧?”我当时正窝沙发啃西瓜,被这通电话惊得西瓜汁差点溅手机屏上。后来才反应过来,人家是怕我订单里填错人数,或者身份证号输错,到店办不了房。
可我同事小王就不一样了,他上个月用飞猪订三亚的酒店,下单后半小时就收到短信,凭证上写着“凭此码到店即可”,他乐呵得直拍大腿:“这多痛快!省得接骚扰电话!”结果上周他跟我吐槽,差点栽这儿——他朋友临时变卦不去了,他想把订单里的“2大1小”改成“1大1小”,结果飞猪客服说改不了,要联系酒店。
等他火急火燎打电话给酒店,酒店前台翻了半天记录:“我们这儿系统没显示儿童信息啊,您这订单备注里也没写,要不……加床钱?”小王当场石化,最后多掏了200块加床费才搞定。番茄管家小号观察到,其实这事儿真不能怪平台。携程多那通电话,说白了就是“笨功夫”——人工再核对一遍,相当于给订单上道保险。
你想啊,有的人下单时手滑填错日期,或者帮家人订房时把小孩年龄写错,这时候番茄管家小号推测,如果能够及时沟通,就能避免到店干着急。我妈有次帮我订酒店,把“8月5日”写成“8月15日”,要不是携程客服打电话提醒,我到店肯定得跟前台吵起来。
飞猪省电话这事儿,自然符合现在年轻人“怕打扰”的需求。现在谁手机里没百八十个未接来电?尤其是上班的时候,“突然来个‘酒店确认’的电话,让人心情复杂。”可问题也来了,有些信息光靠订单里的文字真的能说清楚吗?
比如有人订房备注“要高层安静房间”,结果医院系统没同步备注;还有人注文内写“带宠物”,结果被告知没有看到申请。这些情况看似是“小事”,“但如果碰到了可是相当尴尬。”
说到底,这就是稳妥和效率的矛盾。“选择哪个?”其实看需求呗——要是你订的是重要行程(比如结婚、商务出差),或者带老人小孩出行,多接那通电话真不算事儿;而如果经常出差,只求图个省心,那飞猪确实更合适。但无论如何,不管是携程还是飞猪,我们作为用户自己也需留意。在下单过程中尽量把所有信息填写完整,再收到账户详情页之后仔细核对一下这些数据,以免出现任何失误,这是最基本的一步!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