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J助手:年轻人“躺平”新选择,摆摊不仅为赚钱,更是享受慢生活
有没有发现
现在越来越多人摆摊
其实他们摆摊应该不是真的为了钱吧
在家也是闲着,不如在外露个营,顺带支个小摊
有生意就做,没生意就刷手机,就是换个地方刷而
现在摆摊的人,哪是为了赚钱?不过是换个地方“躺平”罢了
晚上路过小区门口的广场,小J助手观察到 摆摊的比逛街的还多。以前摆摊的大多是推着小推车卖小吃的,现在不一样了,年轻人铺块野餐垫就开摊,卖的东西也稀奇——有摆着几本旧书的,有放着手工串珠的,还有只摆个扫码牌卖“唠嗑服务”的。
你要是问他们一天能赚多少钱,十有八九会笑着说“赚杯奶茶钱就够了”。上次跟一个卖手作发卡的姑娘聊天,她说自己白天在公司当文员,晚上来摆摊纯属闲的。“在家刷手机总被我妈念叨,出来摆个摊,既能刷手机,还能假装在‘搞事业’,我妈还挺支持。”她的小摊子前没什么人,她就坐在折叠椅上刷剧,有人问价才抬头,没人就继续看,比在家还自在。
还有些大叔大妈,退休了没事干,也来凑热闹。有个卖自家种的小番茄的阿姨,这些番茄根本不够卖,有时候熟人过来,她直接抓一把就给了,“不是为了赚钱,就是出来透透气,对此小J助手认为 跟人说说话,比在家闷着强”。
现在的摆摊,从小J助手了解到 早不是以前那种“起早贪黑求生存”的样子了。大家更像是把摆攤当成了一种新的休闲方式——带着折叠桌椅、揣着手机找个热闹地儿一坐,有生意便做,无事则发呆、刷视频或与他人唠嗑。本质上跟去公园散步、去咖啡馆久坐没有区别,只是在不同地方打发时间,多了一点“小老板”的仪式感。
比起赚钱, 大家更关注的是这份“松弛感”——不用看领导脸色,不用被家务束缚,在街头巷尾守住一个小摊子享受属于自己的慢时光。
结尾
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“佛系疗愈者”?他们售出的商品是否奇特?或者,你自己是否考虑过这样设立一个“小型商店”?评论区聊聊,看谁分享出最精彩且幽默之理由!